水星vs太阳篮球数据分析(宇宙演化论_奇点天文)

edit 88

time 2023-05-07 20:35

第一章:宇宙中物质运动规律·················4

宇宙中颗粒物质运动出现四种结果:碰撞、溶合、捕获和扩散。宇宙中物质颗粒运动是随机的,但其运动的结果是必然的,宇宙中基本粒子经过碰撞溶合成原始分子,由原始分子碰撞溶合成多分子颗粒,这些颗粒物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演生出各种各样的天体。

第二章:恒星及星系形成过程·················19

星体生成是在物质颗粒运动规律和万有引力规律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物质万有热量规律中改变了星体的状态,使固体物质发生了三态变化,改变了星体的模样。

第三章:地球形成过程和生命的诞生···········33

地球成为太阳系行星的过程和原始地球到今天的演变历程。生命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

宇宙演化论

陈 岩 吉林德惠 130315

内容摘要:世界是物质的,宇宙也是物质的,宇宙中物质颗粒是客观存在的,物质颗粒的运动出现四种结果:碰撞、溶合、捕获和扩散。使得在宇宙空间的物质颗粒较均匀的分布,其中溶合在一起的颗粒,渐渐溶合增长,依次形成:星子、行星、恒星、星团、类星体,星系。当星系形成时,使杂乱无章的宇宙中星体的无规则运动变化成为有规律运动,星体结束了碰撞期、星系又以自身的运动特点运动下去,它们同样会出现碰撞、溶合、捕获和扩散。人类是在星系形成后期出现的。

关键词:物质颗粒运动规律 碰撞 溶合增长 捕获 扩散 星子 星体 恒星生成 万有热量定律 固体物质的三态变化 地球形成 星系形成

①作者简介:陈岩,男,吉林省德惠同太苇塘人,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2006年发现物质万有热量规律并在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创新》上发表论文,2014年7月参加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第一章:宇宙中物质运动规律

你想知道地球是怎样形成的吗?地球为什么会自转,自转为什么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你想知道太阳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太阳会发光?你想了解宇宙中星系是怎样形成的,原始宇宙是怎样的,以及宇宙中星体的演化过程吗?请你阅读《宇宙演化论》,这里可能给你一些启示。

当我们沐浴在阳光下感受着太阳的温暖时;当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悠闲慢步时;当我们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窃窃私语时;我们不能不被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感动。同时,也会对大自然中的现象产生疑惑,正是因为人们对宇宙中天体的运动变化不完全理解,才出现了不同的宗教信仰。但人们自古以来就对这些自然现象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探索。

传说,在古代有盘古开天地,天地浑炖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这是古时人们对日月星辰的变化还不了解、才产生了神话传说。那时,人们看到月蚀时,认为是天狗吃月亮,就敲锣打鼓,以为这样就能赶走天狗,月亮就不会被吃掉。在2500多年前,爱琴海东岸的两个部落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下来,他们以为是触犯了神灵,彼此合好,停止了战争。其实,那是一次日全食。现在,天文学家计算出,那次日食的时间是公元前585年5月28日。有一次,哥伦布在航海途中被当地土著居民抓住,土著人不给他饭吃,通晓天文学的哥伦布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给我饭吃,我就不给你们月亮,这天晚上月亮果然被一个黑影遮住。土著人害怕了,立刻放了哥伦布,并且盛情款待了他。这就是一次月食的天象帮了哥伦布。

我们先回顾一下古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古代,人们对天体的变化,就一直在观察和研究。最初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后来又由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一个学说——“地心说”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长达一千多年。

这个学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从地球向外依次是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它们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月球、太阳、行星之外是一个天球,天球表面镶嵌着许许多多星星。由于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所看到的自然是天体的表面现象。“地心说”是当时人们观察的自然天体现象的一个很好的解释,这也一直符合当时欧洲统治者的

心理,这和基督教教义上讲的——宇宙和地球都是神来创造的,上帝创造了太阳为了给人们以光和热,创造了月亮是为了给人们在夜间照明,创造了行星,行星变化莫测的运行是为了给人们预示吉凶祸福的观点相一致。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观测仪器的不断改进,人们观测到的行星的位置和运行规律和“地心说”大不相同,人们开始怀疑“地心说”的真实性。到16世纪,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对天体的运行不断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运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一面自转,一面绕着太阳公转。这一学说是对天体的又一次认识,更科学地解释了天体运行的规律,是对神学论的有力攻击,从而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证明了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是一次质的飞跃。但由于在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观测仪器不够先进,哥白尼对宇宙的观察限制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哥白尼所说的宇宙,其实就是指太阳系。说明一下,太阳能自身发光属于恒星,地球绕太阳运转属于行星,月亮绕地球运转属于卫星。

水星vs太阳篮球数据分析的简单介绍

现今,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倍望远镜的不断出现,人们能观察的宇宙空间,已不局限于太阳系和银河系,而是成百上千个河外星系,对星体的运行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据观测,我们所在的星球,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即使你站着不动,你也以平均460米/秒的速度随着地球自转在运动,如果把地球绕太阳运转公转的速度计算上的话,你正以平均2918千米/秒的速度在太空中飞速前进,这里面还不包括太阳在银河系中的运动,以及银河系在太空中的运动。

现在,我们对地球、太阳的运动有了清楚的认识:地球绕太阳运动,太阳绕银河系运动。太阳系绕银河系运行一周需要2亿多年,可见银河系之大。假使从银河系一端到另一端,如果乘坐每小时1000千米飞行的飞机也得需要1000亿年,即使最快的光,穿过银河系也得10万年。而银河系在宇宙中是不是最大的呢?不是,目前用大型望远镜可观察到100多亿光年远的宇宙空间,在这么大的宇宙空间中,大约能看到几十亿个河外星系,而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这么大范围的宇宙空间,只是宇宙中的极小的一部分。

这么大的宇宙是怎么形成的,这里给出一个解释:宇宙空间是生来就有的,是一个无限大的充满着宇宙尘埃的空间。我们先看看对星系的观察结果吧。对星系的光谱观察,发现星系的谱线并不是在标准的谱线上,所有的谱线的波长都变长了,也就是说这些光谱的谱线向红端移动,这种现象叫做谱线红移。观察结果表明,离我们远去的天体,发出的光波的波长变长了,谱线向红端移动,这说明,这些天体在背离我们远去。根据谱线红移的量,我们就可算出星系背离我们远去的速度,也就是星系的退行速度。在1927年,美国的天文学家哈勃发现了星系的退行速度与星系的距离大约成正比例关系,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哈勃定律”。从哈勃定律上看,这些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星系在膨胀,这说明遥远的星系正在以很快的速度退行,离我们向四面八方驰去。从这种现象上看,星系曾经在很遥远的年代靠得很近,追溯到远古的某一时刻,宇宙中的星系曾聚集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起点。这样,从这一起点,开始爆炸,星系才向四面八方运动,这样就产生了“大爆炸宇宙学”。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高温(10的32次方开)物质,一个密度高达10的93次方克/厘米3的原始火球。后来这个火球发生爆炸,温度开始急剧下降,爆炸后的物质向四面八方均匀的膨胀,同时发出很强的辐射,辐射的物质凝聚在一起成为星云,然后演化成现在的各种天体。

这一大爆炸理论有它成立的证据:

证据之一,大爆炸理论估计宇宙的年龄是在100亿——200亿年之间。大爆炸理论认为所有的行星都是大爆炸后的原始物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而今天对星体的观测结果表明,各种天体的年龄都在200亿年以内。

证据之二,对星系光谱的观测表明,星系的谱线都有红移现象。这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都在退行,这就证明了宇宙确实是在膨胀,这与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一致的。

证据之三,对宇宙的元素分析表明,除了氢元素之外,宇宙中最多的元素是氦。这种现象现在没有更有力的理论能够解释,而大爆炸宇宙学能对这种现象进行很好的解释。

水星vs太阳篮球数据分析的简单介绍

证据之四,1964年——1965年,彭齐阿斯和威尔逊对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利证据。当时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工作人员彭齐阿斯与威尔逊在接收人造地球卫星反回来的信号时,接收到一种奇怪的辐射信号。而这种信号在太空中的任何一个位置,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是一样的。同时在不同的季节观测这种信号,它的强度都是一样的,观测的结果表明:这种信号不是来自人造卫星,也不是来自银河系的中心,也不是来自银河系以外的河外星系。如果这种信号是来自宇宙中的某个位置,则会出现接收天线移动时信号发生变化的现象。观察的结果表明,这种信号在任何地方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我们对物体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发现任何一个物体,在温度高于绝对温度0开时都会发出电磁辐射。物体的温度不同,它们发出的电磁辐射的波就不同。彭齐阿斯和威尔逊测量出他们接收到的这种信号,相当于温度在3开时的物体发出来的微波波段的辐射。3开就是零下270摄氏度,经过对这种信号分析表明,这种奇怪的辐射有以下几种特征:它的温度是3开;它的波长是位于微波的波段上,这种辐射在各个方向上分布都比较均匀,弥漫在整个天空背景中。科学家把这种辐射称为“3开微波背景辐射”。我们在无月光的夜晚看天空时,看到的天空是很暗的,这说明太空中的可见光是很微弱的,而我们发现的3开背景辐射,经过测量,它比其他任何波段上的背景辐射都强。现在,能观察到的天体发出的辐射都不是在3开微波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可以说,这3开微波背景辐射,不是来自恒星、星系、以及其它天体。这3开微波背景辐射范围相当广,在人们观测到的范围内到处都可测量到这种辐射,而且分布是均匀的。这种现象说明,3开微波背景辐射不是局部的,而是充满整个宇宙空间。

人们对3开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用现代天文学理论无法解释,使人们联想到大爆炸宇宙学预言过爆炸后有这种背景辐射的存在。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原始的火球发出强烈的辐射,由于火球不断膨胀冷却下来。按照辐射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例关系,如果这个理论能成立的话,我们今天能够观察到的火球膨胀后的残余部分,应该在比较长的射电和微波波段上。可见火球膨胀后的残余辐射,应该充满整个宇宙空间,我们发现大爆炸宇宙学的这些推理,与彭齐阿斯和威尔逊观测到的3开微波背景辐射正好相符合。而且,大爆炸宇宙学预言的大爆炸后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大约为5开,跟实际上所观察到的背景辐射温度是3开很接近,因此大爆炸宇宙学对微波背景辐射的产生和特征提供了圆满的解释。

但是,大爆炸宇宙学说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大爆炸宇宙学说对“宇宙的前身是什么?宇宙中的星体从局部看是不均匀的,从整体上看却是均匀的,宇宙的外面又是什么?”等问题也是无法解答的。

上面说的就是从古至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今天的“大爆炸宇宙学”是否成立,证据还不充分。

这里对大爆炸学的成立的理论证据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对证据之一提出疑问:大爆炸宇宙学估计宇宙的年龄为100亿——200亿年,而今天观测到天体的年龄没有超过200亿年。这一点只能说明天体的形成年龄在200亿年以下,而不能说明宇宙的年龄在200亿年以下。如果天体不是以大爆炸形式形成的,以其它方式形成的其年龄同样会在200亿年以下。同时,这一理论中恒星的形成是大爆炸后温度下降的结果,这和我们后面讨论的恒星是由温度上升的结果是相反的。

对大爆炸理论证据之二提出的疑问:关于星系谱线的红移现象,星体背离我们远去说是大爆炸后产生的结果。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星系的谱线出现红移现象,见到的星系在背离我们远去,这只能说明宇宙中局部的星系在退行,因为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空间是局部的,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这不能代表整个宇宙的退行。如果大爆炸理论成立,则星系的退行是以我们的观测点为中心在退行,如果去找它的起点,起点就是我们的观测点,我们的观测点就成了原始宇宙的中心,即大爆炸的起点,这又回到了“地心说”上去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地球在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苍海一粟,它成为宇宙的中心是不可能的。

关于谱线红移也有人认为:光线在远距离传播过程中,会受到超大质量的天体引力作用把光的波长拉长了,造成红移假像。这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实验证明。

那么,想象一下,在5亿光年为半径的空间里,有随意运动的100个星系,再过几百亿年的时间,这些星系经过碰撞、溶合、捕获后,都会扩散到5亿光年为半径的空间范围之外。那时在这个空间里看星系,星系都在远离,谱线红移。而且离开最远的星系退行的速度最快,因为跑的最快的星系退行的最远,跑的慢的星系退行的距离就近些。宇宙空间确没有变,空间并没有膨胀。在太空中圈定一个空间,空间里的物质只要运动都会运动到这个空间之外。而这个空间还会存在物质,这些物质是圈定空间外的物质运动过来的。

我们来做个实验,把一个瓶子里的空气抽出变成真空状态封好,用电阻丝包裹接通电源,放在一个更大的瓶子里,把瓶子里的空气抽出造成真空环境,封好瓶子。把里面的瓶子通电加热,看一看空间会不会膨胀。其结果是里面的瓶子没有爆裂,因为真空不吸热,也不传热,因此这个瓶子里的空间没有膨胀。

对大爆炸宇宙学证据之三提出的疑问:宇宙中氢元素最多,其次为氦,大爆炸理论认为是爆炸后产生的结果。这种现象也可解释为: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氦是恒星核反应中氢生成的,所以氦元素含量居第二位。

对大爆炸理论之四提出的疑问:3开微波背景辐射,认为是大爆炸后产生的,现在对3开微波背景辐射产生原因还不十分明确,不能牵强附会地说成是宇宙大爆炸后产生的。我们在后面谈到星体形成时,会有一个碰撞剧烈时期,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星体碰撞时期,这时宇宙中的星体相互发生强烈碰撞,碰撞后会发生强烈的爆炸,放出辐射,而且温度更接近3开。

我们回顾古代至今的天文学理论,是为了对天文学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而我们这里要从另一个角度来推理宇宙的演化过程。

我们先从宇宙中存在的物质着手来分析宇宙的演化过程,我们能观察到的宇宙中的行星、恒星、星系以及星际间的物质,都是由氢、氧、氮、碳、镁、铝、硅、硫等110多种元素组成,说明原始的宇宙在行星、恒星、星系没有形成以前,就存在着110多种元素和由这些元素形成的物质。原始宇宙中这些物质分布在宇宙空间形成原始星云,那时的宇宙是充满气体和尘埃的混浊世界。

由于星体是由110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这110多种元素形成的物质在星体没有形成前是存在的。在原始的宇宙中这些物质是怎样存在的呢?我们从布朗运动可知:气体或液体分子是在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原子核外电子不断运动使原子的状态不断改变引起的,这种无规则的分子运动会出现几种结果。举例来说吧,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在室内放出一股烟雾,这股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室内。这种扩散有一个规律,就是这种物质的颗粒从高密度的地方向低密度的地方扩散,这是物质颗粒在做无规律的运动出现的结果。当烟雾中的物质颗粒向颗粒密集处运动时,物质颗粒会很快被碰撞回来,当烟雾颗粒向颗粒稀薄的地方运动时,他就会运动到很远的地方,从总体上看,这些烟雾中的物质颗粒是向烟雾颗粒稀薄的地方运动,很快充满了整个室内。原始宇宙中的物质颗粒也是以这种形式运动,使原始宇宙中的物质颗粒基本均匀地分布在宇宙空间,形成原始星云。如果我们把这股烟雾放到室外,烟雾的颗粒会向空中继续扩散,并且最外面的颗粒扩散的速度最快,因为它被碰撞的机会少。这种颗粒运动有两个结果:一是互相逃逸,二是互相碰撞,这种逃逸和碰撞的机会是相等的。我们见到的扩散中的颗粒物质是经过碰撞后逃逸的颗粒。把这一理念延伸到一个星系上,把星系看做是一个颗粒,则现在我们见到的星系在相互逃逸,是一种大尺度的星系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散,否则是星系的相互碰撞、相互溶合。我们见到的星系,也是经历了无数次碰撞、溶合后渐渐增大的星系,它们的核心经过无数次碰撞,在不断向低密度区扩散。

原始宇宙中的物质颗粒在相互运动中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同向运动或运动方向大致相同的颗粒,当它们的速度差别不大时,它们不能够发生强烈的碰撞,通过分子的静电作用,它们有机会粘合在一起。而且,一些颗粒运动的方向相反,速度差别大的颗粒就会碰撞开。这些颗粒运动就出现了三种结果:一种是颗粒的碰撞,一种是颗粒的溶合,一种是颗粒扩散。其中溶合在一起的颗粒,以同样方式会越积越大,当这些颗粒增大到一定值时,它们不但能溶合其他颗粒,同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它们也可以吸收较小的颗粒,它们在碰撞中溶合增长。这时宇宙中的颗粒运动,形成了颗粒团块运动和颗粒运动并存的现象。这种颗粒团块我们把它称为“星子”,它们的运动也同样遵循物质颗粒的运动特点:碰撞、溶合、扩散。但它们又有自身的运动特点,因为每一次碰撞颗粒的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就会改变一次。所以“星子”有它的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而小的物质颗粒在空中运动时它们也同样都有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只不过它们的体积太小,被忽略罢了。这些宇宙中的“星子”在不断碰撞、溶合增长,由于它们的体积不断增大,它们碰撞会更加剧烈。这一时期,我们把它叫做宇宙中“星子”的碰撞时期。这时星子的碰撞会产生出很大能量,发出光和辐射,弥漫在整个宇宙背景中。现在我们观测到的:“3开微波背景辐射”,应该是那一时期星体碰撞产生的。“星子”每碰撞一次,它的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就会改变一次,如果“星子”停止了碰撞,它们的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就是最后一次碰撞后形成的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星体是经过了“星子”的碰撞期后的星球,它们的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是最后一次碰撞形成的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当然这个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这点在后面我们还会谈到。

这些“星子”体积逐渐增大形成众多“星体”。这些“星体”的形成有先有后,先形成星体的质量越积越大,形成最大的成为星系的核心物质,其次是类星体、星团、恒星、行星、陨星、陨石。这一形成过程大约需要100多亿年的时间。

宇宙中星体形成过程,同冰雹的形成过程相类似。在一大块积雨云中,空气中的一些小的尘埃等质点和云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小的水滴。小水滴在云层中逐渐与水蒸气溶合增大,当小水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它会落下来,落到云层的底部被地面向上的热气流推动又返回到云层高处,在那里冷却成冰粒、冰粒在重力作用下又下落,同时与水滴与水蒸气溶合增大,成为大的冰粒即冰雹。它们经过上升和下降的多次反复,体积越积越大,当上升的气流向上的推力小于冰雹本身重力时,冰雹就会落到地面。冰雹的运动有地球引力的参与,而星体的运动在太空中是没有这种引力的。冰雹落到地面是地球的引力作用,这种引力就是万有引力。一次牛顿在苹果树下,看见苹果落到地上,引起他的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这一定是有一种引力。他联想到月球为什么绕地球转,一定是月球和地球间有种引力,他发现物质间都有引力,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为什么月球不会落到地球上,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运转时产生一个离心力,这个离心力和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相等时,月球就绕地球运转,即跑不出去也落不下来。我们发射的卫星就是和月球绕地球运转一样。行星和卫星都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形成的。

原始宇宙的颗粒物质,相互撞击溶合增长,有据可察。我们在陨星,月球和水星及地球上都可看出这种形成方式。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时发现在月球表面上有很多由小行星撞击而形成的陨石坑。“阿波罗17号”登月后,宇航员在一块岩石旁发现其周围含有38.6亿年前一次撞击而形成澄海盆地。后来在探测火星时,同样在火星的表面也有大量的陨石坑。在地球上,地壳运动形成的山中许多石块都是分层排布的,说明地球是一层层增长,这种分层排布的石块可以说是地球的年轮,同树木的年轮相似,地球的年轮记载地球形成时的年代。在白垩纪的黏土层中发现含有极其罕见、很大数量的铱,而铱是陨星中含量丰富,在地壳中的含量则很低,这说明在白垩纪末有陨星光顾地球。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有一个直径约170公里的陨石坑。据不完全统计,地球在10亿年中受到陨星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多达100万次以上,在这些撞击中落到地球上的陨星重量是非常可观的。而且,每天从宇宙空间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和尘埃,就高达50吨之多。同样我们可推想太阳会受到更多次、体积更大的陨星撞击,因为太阳的体积比地球、月球大得多。那么推算一下,每天落入太阳的陨石和尘埃是50吨乘以33万倍约为495万吨。想象一下,太阳表面积是水星、月球、地球的多少倍,就会受到多少倍的陨星撞击,这么多撞击太阳的陨星和每天落入到太阳里的尘埃组成太阳中的一部分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是冰颗粒,因为冰的颗粒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有了冰颗粒就可分解出大量的氢,我们现在见到的恒星都含有大量的氢。原子量为三的氢原子(氘)和原子量为二的(氘)氢原子结合,它们结合成为一个原子量为四的氦原子,剩余的一个原子量变成了中子释放掉了,氢就聚变成为氦,氦的丰度就提髙了。

在木星和火星之间有几十万颗小行星,柯伊柏带有数千万颗小天体,太阳外围奥尔特星云还有数万亿颗小天体。这么多小天体应该是原始卫星、行星和太阳形成中剩余的一小部分天体,而大部分小天体都参与卫星、行星和太阳的形成。天文学家在2011年7月4日,观察到一颗宽50米长100米质量柤当于航母天小的克鲁兹类型慧星,它以400英里/秒的速度进入太阳大气,在太阳大气中20分钟后就蒸发消失了。太阳的吸引力是相当强大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可见太阳和地球、月球、火星等行星,是由同样物质组成的,是由星体不断撞击溶合增长而形成。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宇宙中的星体是以同样机理形成的,是由同样的原材料组成的。这一点在现代物理学理论中也得到证明:1859年,海德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基尔霍夫,在夫琅和费谱的光谱里,在太阳大气中找到了60多种元素的光谱谱线,这些元素在地球上都能找到,这证明了太阳和地球是由一样的物质构成的。

宇航员在太空中做过一个实验,把放入一些颗粒物质的塑料袋拿来摇晃一会。出现的实验结果是颗粒物质都聚集在一起。说明物质在失重的情况下,经过碰撞摩擦产生了静电,使颗粒物质聚集在一起。这个实验说明宇宙中的颗粒物质经过碰撞是能聚集溶合到一起的。

我们从星体组成这一角度,来说明上面讲述的星体形成过程的可能性。经过观察发现,宇宙中这些物质存在着普遍的均一性。各种天体的组成成份是非常接近的,这些天体包括恒星、新星、行星、行星状星云、弥漫星云,以及星际间的物质、彗星及陨星。除了一些大的行星,它们失掉了大部分的氢和氦外,都含有氧、氮、碳、镁、铝、硅、硫等成份。可以把它称为“宇宙混合物”。观察发现,宇宙里95%—99%的物质都是由这种混合物组成的,这些宇宙中的物质的同一性,说明宇宙中的星体是以同样的机制构成的,都由110多种元素组成的。

第二章:恒星及星系形成过程

原始宇宙中的物质,从原始星云到星体形成经过慢长的星体碰撞后,由天体的无规律的运动变为有规律的星体运动,星体的碰撞就逐渐减少了,这里从行星的形成、恒星的生成、星系的形成过程来解释这一慢长的宇宙中天体演变过程。

首先,讨论恒星的形成过程,恒星就是一般温度大约在3000开到5万开左右,自身能发光的星体,我们在夜晚能看到的星星都是恒星。除太阳系的几颗行星外,这几颗行星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行星是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像地球、火星、木星等绕太阳运行的星体。卫星是绕行星运行的星体,像月球绕地球运行,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前面讲到星体在做无规则的天体运行,在撞击中不断溶合增长。当星体的质量溶合增长到0.6-20倍太阳的质量时,恒星就出现了。由于这些高质量的星体,对星体内物质产生巨大压力,中心物质运动产生的热量集聚增高,质量越大,产生的热量越高,当星体的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左右时,星体表面温度达到3000摄氏度或更高时,这颗星体中的物质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由固态融化为液态,由液态进一步转化为气态,恒星在任何时候都不存在固态,应该是其质量在没有增大到恒星质量之前固态物质就被气化掉了。在超高温和超高压下物质中的原子会高度电离,在星体的核心中,原子核发生热核反应,同时又会放出大量的热,并通过热辐射和对流的方式把热量传到星球的表面,并产生了光和热,这样一颗颗恒星就诞生了。我们现在在天空中看到的星星,都和太阳一样在发光和发热,它们都属于恒星。

这一点和我们观察到的结果相符合,观察的结果表明,恒星都是在星云中形成的,如:在猎户座三星中的ζ星附近,有一个黑暗星云,我们根据它的形状叫它马头星云。在这个星云红色明亮的背景中,不发光的物质像马头一样,新形成的恒星,发出的光在星云中弥漫开,衬托出这片星云的马头形状。在人马座里的气体星云m3中,有纤维结构的发光气体和黑色的球状体,这些黑色的球状体就是在形成中的恒星。在银河系附近也遍布着弥漫星云,而年龄在1亿年左右的疏散昂星团(m45)中,可以看到它的许多亮星周围都有气体云包裹着。根据天文观测的结果,年轻的恒星是在星际云中形成的,这和我们讲的观点是一致的。

诞生后的恒星存在着一种黑子运动观象。这里对这种现象给出一种解释,以供参考。在对太阳中的黑子进行观察表明,太阳中的黑子存在11年活动周期。对活动的黑子观察,发现太阳中的黑子只出现在两个区域里,从赤道起,一直到南北纬约40%为止。这一部位的特点是太阳自转速度比南北极快,使表面层产生巨大的离心力,压力比两极要低得多,太阳内部的能量便于从这一部分释放出来,像火山喷发一样,使内部热能不断喷发出来,喷发出的热能使得喷发部位的温度急骤增高,出现耀斑。据观察得出的结论是耀斑处温度明显增高,使热气体上升并膨胀,其周围的温度相对耀斑就低得多。这样,由于耀斑处气体膨胀上升,其周围的气体来补充,形成龙卷风一样的太阳表面旋风。这种旋风与地球上的旋风有不同之处,太阳的表面是由内向外辐射的电子流形成的。所以太阳表面旋风的运动,是电子流的运动。电子流运动会产生磁场,因此,黑子有磁性,由于旋风作用使旋风中心的温度散发得快些,温度降低形成比周围温度低的黑子,形成的旋风在太阳表面不断运动直到消失。这就是我们观察到的黑子的运动。观察结果表明,在黑子群附近出现纤维状的结构,并且,它的组成部分有一定的方向性,像是被气流或旋涡推动一样,形成日面旋涡。这和我们分析的太阳表面旋风相符合。

诞生的恒星有以下特点,温度越高发出的热辐射能量越大。我们从海德堡大学物理学教授基尔霍夫在1859年宣布的关于光谱分析的基本定律上得知,物体对于某一波长辐射的吸收和发射能力,有一个不变的比例。而这个比例只和温度有关,如果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发出来的辐射也随着变化。以氦原子的谱线为例,当温度超过1.2万摄氏度时,受到激发的中性氦原子就吸收4260埃、4009埃这两条谱线。如果温度再升高到两万摄氏度时,中性的氦原子将失掉一个电子,就变成了电离的氦,同时它具有一个电荷+1。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推广到大气中的一切原子上,例如:在温度达到0.5万摄氏度左右时,钙就受到第一次电离,如果达不到这个温度我们所获得的只是中性钙的谱线;超过这个温度时,得到的就是电离钙的谱线。当然,在这中间会出现中性的钙和电离的钙两种原子同时存在的中间过程。如果温度达到1.2万摄氏度,钙就发生第二次电离,超过这个温度,就得到了双电离钙的发射谱线,从这里可看出,热量越大的星,发出的电子辐射越多。

下面我们研究宇宙中星体形成过程的几个阶段,当宇宙的质点——颗粒,溶合成为星体时,星体运动虽然没有规律,但它们的运动会出现四种结果:一是逃逸,二是碰撞,三是溶合,四是捕获成为它们的卫星、行星、及双星、星团等。星体的形成过程,大约需要200亿年左右的时间。星体由小到大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最早期形成的质量不大陨星阶段,形成的星体直径在几千米以内;第二阶段:是卫星形成阶段,宇宙中的天体不断溶合增长到像月球质量大小的星体阶段;第三阶段:宇宙中的天体溶合聚集增长到像火星、地球、木星质量大小的星体阶段;第四阶段:恒星形成阶段,大的宇宙中的天体聚集到0.8—120个太阳的质量阶段,到这一阶段宇宙中有了光,出现了星星;第五阶段:由多个恒星按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星团。就拿简单的双星而言,假使一个恒星A不动,另一个恒星B进入A的恒星引力范围,B恒星如果绕A恒星运动所产生的向心力等于A·B星之间的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B恒星便绕A恒星运动。但A恒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形成了双星A·B相伴而行。像一个分子中两个原子一样,大的星团就同一个分子有多个原子相类似;第六阶段:类星体形成阶段,最大宇宙星体直径溶合聚集增长到1/3光年左右时,类星体形成,这些星体发出的辐射比较强,物质转化为热能快,星体消耗快,寿命相对来说短得多;第七阶段:星系核心形成阶段,当宇宙中大的天体质量溶合聚集增长到像银河系核心质量大小时,形成众多的星系核,这些星系核也同样有自转运动和在太空运动两种形式,因为星系核心的质量巨大,星系核心的运动会吸引周围的卫星、恒星、星团一同运动,形成众多的星系运动模式。这时宇宙中的星体结束了碰撞期,发生碰撞的机会减少了。但是星系的运动同样是有四种结果,逃逸、碰撞、溶合和捕获。由于星系的距离是相当大的,所以它们的相遇机会很少,但也有相互碰撞的。我们用大型天文望远镜能见到正在碰撞溶合的星系,和相伴运行的星系。

星体的形成过程是从小到大的过程,直到最后星系形成阶段,同样会有各个阶段时期形成的星体同时存在。因此我们现在能见到原始星云和正在形成的星体。

这些星体的运动是随机的,星体的形成大小没有严格的界限,形成过程也不是按步就搬的,是同时或不同时,同一区域或多个区域同时进行的。在宇宙的大背景里会有原始的宇宙物质——原始星云,它是星体组成的前期物质,同时,宇宙中会有正在形成中的天体,直到星系的出现才使杂乱无章的宇宙中的天体运动有了规律。星系运动经过的区域,物质会被星系吸收,其中包括卫星、行星、恒星这些大质量的物质,它们进入星系内会与星系中的星体相互溶合或独自运行或成为星系中星体的行星和卫星或形成双星,进入星系间的小质量物质被星系中的星体吸收或分散在星体之间。这样星系经过的宇宙区域变成相对真空。在星系、恒星、类星体等大的天体没有经过的区域,仍然存在着原始的宇宙状态,即我们现在还能见到的众多原始星云。

在星系没有形成前宇宙中的天体碰撞是相当剧烈的,碰撞后天体运行速度快得惊人,星体的运行速度是它在形成时经过一次次碰撞后的叠加速度。根据帕洛马山所观测到的结果表明,距我们最远的星云的退行速度是138000千米/秒,约为光速的46%,如果没有星体多次碰撞后的速度叠加,是很难达到这样的速度的。

我们从太阳系中能看出宇宙中星体形成过程的一些特征,太阳系中水星比地球更接近太阳,测量出它的速度比地球速度大得多。水星的速度是每秒48千米,金星的速度是每秒35千米,如果水星和金星不具备这么高的速度,它们就不会产生足够大的离心力,就会被太阳吸引过去,落入太阳中。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是因为它们距离太阳太近,进入这一部位的小星体都被太阳强大的吸引力吸引,因此它们捕获卫星的机会很小。而距离太阳比较远的行星,如木星,土星等则较易捕获到卫星,其中木星有79颗卫星,土星有82颗卫星,天王星有27颗卫星,海王星也有14颗卫星,而距离太阳相对近一些的火星有两颗卫星,地球就只有一颗卫星——月球。可以看出,在原始的太阳系中,数以亿计的行星和卫星都落入太阳中,只有0.14%卫星和行星,他们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及运动方向,满足于它们绕着太阳或行星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和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相等的条件下,才成为太阳系中的行星或行星中的卫星。体现出太阳是由数以万计卫星和行星碰撞溶合而形成。而我们现在见到的行星和卫星是数以万计星星中的幸存者。

恒星形成有一个最小质量极限,当超过这个质量时,星体自身产生的热量就达到发光的温度,星体就会发光,也就从一颗行星变为一颗恒星。星体表面温度比1000K低的天体不发可见光,这些天体可以说是行星和恒星之间的过渡天体。我们所见到的天体同样有这样的特点:小的天体是陨星,行星,大的天体为恒星、星团、类星体、以及星系,这里存在这样一个规律,按照质量大小从小行星向大恒星等大天体过渡,星体的温度也是从低温到高温逐渐升高。从这里可以看出星体的质量和热量有一定的关系,即质量越大的天体温度越高。但有一些星质量虽然很大,放出的热量并不很高。如红巨星、白矮星等,但这些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恒星的“老年”阶段,它们发热的时间长。由此不难看出,星体的发热不但与质量有关,还跟发热的时间有关,也就是随发热时间延长,温度在逐渐降低。综上所述,星体放出的热量跟星体的质量成正比,跟星体发热的时间成反比。把这一理念推广到一切物质上,物质存在着万有热量规律,这里把它称为万有热量定律:一切物质都会放出热量,物质放出的热量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跟物质放热的时间成反比。这是因为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是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转的自由电子组成,由于自由电子的高速运动,会产生极其微少的热量。物质放出的热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Q=nm/t,Q代表物质的平均温度,m代表物体的质量,t 代表物质放热的时间,n是个热量和质量的换算常数。Q=nm/t关系中,n≈2.21乘10的负11次方。即一千克物质每秒放出的热量为Q≈2.21乘10的负11次方卡。

物质的这种热质关系,在临近我们的星体中也可体现出来。拿地球来说,地球内部是炽热的岩浆,这是地球的质量大使星体产生高温、内部岩层溶化的结果。这一定律,我们也可以证明一下,就拿地球和月球来说,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几乎相等,如果星体不存在热质关系,地球和月球接受太阳的热能是相近的,那么,地球表面温度和月球表面温度应该基本相等。但实际测得月球表面温度在太阳照射下是127摄氏度左右,在没有太阳照射的一面,温度是零下183摄氏度。如果地球上的夜间温度零下183摄氏度,生命将无法存在。所以说,地球自身的质量产生的热量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高于月球,才有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在其它星体也可体现出来,“伽利略”探测器从近处拍摄的木卫1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那里存在着大量的火山口,并且还有不少火山仍然在喷发。说明木卫1自身产生的热量使内部物质溶化,使内部的热能以火山喷发的形式传到星体表面。据观察,土星自身产生的热量也比接受太阳的热量多。而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20倍,它自身产生的热量比地球要大得多,使木星固体物质溶化为液态再转化为气态。探测结果也是这样的,木星表面是气态,它的赤道亮区的自转周期是9时50分30秒,而南北两个半球暗带区的自转周期是9时55分40秒,这说明木星没有地球坚硬的地壳结构,这层结构已经溶化了。木星上存在着一个大红斑,是一个大气旋涡,它处在木星表层以下,暴露出木星内部的高温。太阳也不是整体在自转,它们的形态同地球相比较更接近一些,性质也有更多相似之处。物质发热跟时间成反比,我们从观测的结果中也发现这一规律。如0.2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安定时间为1万亿年,1个太阳质量的恒星为100亿年,15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安定时间为2000万年。

恒星形成后,星体物质处于一个平衡状态,爱丁顿证明:同太阳一样的恒星,它们内部的每个点上的吸引力和其辐射压保持着一定平衡,也就是光线接触到的个个质点,质点受到的这种辐射压力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相等,维持着一种平衡状态。恒星里的原子处于什么状态呢?拿太阳为例,在日冕里有100万摄氏度的高温,那里的原子碰撞相当剧烈,金属原子中的9——14个电子被剥夺去。在太阳的中心,在2000多万摄氏度的高温和重压下,原子不能维持住它的核外电子,原子核在这猛烈的撞击下,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将独立存在,在这种环境中,原子核可以随时随地发生核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恒星发出强烈光和释放出大量能量,它的能量来源在哪里?我们从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中可看出,E=mc2,c是真空中光的速度,1克物质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万千瓦的能量,或者等于270万千克炭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星体的这些能量是通过热核反应释放出来的。

星体的质量增大,热量就增高。这一观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星体的质量增大,内部压力必然增高,压力增高,产生的热量也高。拿发射的子弹来说,子弹在发射时,在枪栓的打击下,枪栓重压产生了高温,高温将弹壳里的火药引爆,弹壳

里火药燃烧,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气体膨胀,子弹头被发射出去。说明压力越大,分子运动越快,产生热量越多。如果可能的话,将33万倍质量的地球放在一起,巨大的质量和其高压作用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它的表面温度就会达到6000摄氏度左右,这个星球就可以发光,变成一颗恒星。在地球上,见到的发光现象很多,我们从火山喷出的溶岩中可测出其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用力敲打两种铁器,会看到击出来各种颜色的光,这足以说明地球在其质量对内部的高压作用下产生了光和热,只不过它的质量不够大,表面不能达到发光的温度。物体受热发光的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如:灯丝达到几千度高温发出了光。我们在夜里,看见流星,这是陨石落入地球,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发出了光。我们推想一下,如果把太阳分成若干份,每份的质量是几百吨,它就会从气化的液态变为固态,失去表面的光泽,温度会降下来,成为一块块陨石,一颗颗行星。所以得出结论行星和恒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星体的质量。这一点从太阳光谱研究中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太阳发光表面层里的物质是和地球上的物质相同的,是由氢、氦、碳、氧、镁等元素组成的,它和地球上物质的化学元素是一样的。太阳中有氢和氧元素,说明太阳形成时有水的存在,只不过现在不是以水分子形式存在罢了。

我们从人造元素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人造元素是用某种元素的原子核作为“炮弹”来轰击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当他的能量足以“击穿”原子核的“坚壳”并溶合成新核时,质子数改变新元素也就产生了。质子数的改变严格地遵从加法规则,如用硼(原子序数为5)轰击锎(原子序数为98)得到了103号元素铹(1961年);用铬(原子序数为24)轰击铅(原子序数为82)得到106号元素钅喜 (1974年)。反过来讲,元素钅喜 可分解成为铅和铬,如此类推。但是能把一种元素分解成多种元素的条件是在超高温状态下,如在恒星内部可以进行,当原子核中的质子在超高温状态下,原子核中质子受到的热膨胀力大于原子核中质子静电引力时,原子核中质子就会分离,质子会重新组合,生成更简单更稳定的元素,同时放出大量热量。

星体形成过程中,不断碰撞溶合增长,它们的运动有四种结果:逃逸、碰撞、溶合和捕获。这里单独来看捕获的过程。星体在每次撞击中都会形成一次新的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拿恒星来说,当它们运动时,有一些质量相当于土星、木星、金星、地球的星球进入恒星引力范围,会出现以下几种结果:一部分速度大的会逃离恒星的引力范围进入太空;一部分会被恒星吸收,与恒星溶合在一起,使恒星的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发生改变;一部分被恒星捕获成为恒星中的行星。进入恒星系统内的行星出现的几种结果,取决于行星进入恒星系统的角度和自身所具有的能量和运动方向。一些动能大的星体,进入恒星系统的角度不是对着恒星的,这部分星体会脱离恒星的引力,进入太空。有些星体进入恒星引力范围,它们的动能不够大,没有脱离恒星的引力。如果它们进入恒星引力范围的角度是对着恒星的或与恒星的交角很小的话,就会被恒星强大的引力吸引,落入恒星中,成为恒星中的物质,使恒星的质量增大,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发生改变。还有部分星体,进入恒星引力范围,它们既没有落入恒星中,也没有脱离恒星引力,它们被恒星捕获成为绕恒星运行的行星,这一部分星体它们绕恒星运行时产生的离心力,正好等于恒星对它产生的吸引力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这一部分星体就成为恒星中的行星,同时,这些行星的运行也遵循开普勒定律。即:(一)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恒星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二)连接恒星和行星的向径线所扫过的面积和所花的时间成正比;(三)行星绕恒星运行的周期的平方和它的轨道长轴的立方成正比。我们从太阳系中星体组成上来看,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可见星体成为行星概率为0.14%,也就是说只有0.14%的星体能有机会成为行星。行星中的卫星也是以同样机理形成的,月球就是其中一个,根据月球的质量分析它不能产生太大的热量,所以月球中不会有火山喷发。

星系的形成过程:星体在宇宙中不断碰撞溶合增长,当星体质量聚集到4*10的28次方亿吨左右时(相当银河系河心质量),就形成了一个星系的核心物质。由于庞大的质量产生巨大热量,它会发出强光,强射电、X线、红外辐射。射电天文工作者在人马座发现一个极强的射电源。根据对恒星运动的研究,这个射电源差不多恰好处在银河系的中心,它所发出的辐射超过255万个太阳的辐射,其直径不超过1/3光年。这个星系的核心物质也同样是在碰撞中溶合增长的,形成自己的自转和运动规律。它的运动牵动周围恒星、行星、星际物质运动,形成一定的星系模式。从此天体的运行有了规律,很少再发生碰撞,结束了宇宙中天体的碰撞期。太阳就是在这种运动变化中进入银河系。由于银河系是棒旋星系,它的运动在近乎一个平面上,因而在银河系内,除一部分逃逸和溶合之外,其他星体都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太阳系形成时,同样会在同一平面上捕获到行星。因此现在见到太阳系中行星几乎也在一个平面上。

现在,从旋涡星云的核心和椭圆星云的恒星组成上看,核心部位的恒星是由星族Ⅱ所形成的。这个星族的特征是具有许多红色的超巨星和短周期的星团变星。平均来说,这些星比组成旋涡臂的星族Ⅰ的星更红一些。星族Ⅰ的星是存在着许多O型和B型的热星,其中的O型星是指温度在3万摄氏度的星,B型星是指温度在2万摄氏度的星。这些星具有一个特征,接近核心的星族是老年恒星。也可以理解为:越大的天体形成的时间越早,大的天体是由先形成的大星体构成的。我们从地球、太阳、银河系的年龄上看,也得出同样的结论。这一点体现了天体由小到大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地球形成过程和生命的诞生

地球的形成过程:我们的地球也是在这种运动变化中形成的,星体不断碰撞溶合增长到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时,形成地球。地球年龄大约为46亿年。这一点已经从地球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不断衰变中求出,如铀变成铅,它的衰变速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样根据某一元素衰变的速率,并且测定出现在岩石中这种元素已经衰变了多少,就可算出这种岩石的年龄。现在测出地球上最古老岩石年龄为42亿年。比它更老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不易找到,同时测出月球和一些陨石的年龄可达46亿多年。如在澳大利亚西部纳里耶山的石英岩中,测得四颗锆石的年龄达到41亿—42亿年。地球在形成时会存在大量冰的颗粒。在火星上发现了很多干涸的河床,说明那里以前曾经洪水泛滥过。近期,美国的探测器发现在火星地表下有冰层。土星有很多光环,这些光环是由无数的小块固体冰粒和砾石组成的;海王星最大的卫星——海卫一的表面覆盖着龟裂的冰层;彗星头部直径为几千米。是由碎石冰块和尘埃组成的,当它们接近太阳时,由于太阳光压和热量的作用,冰开始变成气体,形成慧尾。金星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和水汽约占1%,水汽占0.4%。1969年在星际物质里发现水分子和甲醛等无机分子和有机分子。荷兰天文学家证明,星际分子中形成最多的粒子应当是冰的颗粒。可见地球在形成时会有大量的冰存在。当它在太空运动时,进入一个恒星——太阳的引力范围,就形成了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遵循星体运动规律,进入太阳系时地球有它在形成时自己的运动速度和自转速度,进入太阳系后又有它的公转速度。那时的自转速度跟现在有所不同。地球的自转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大众天文学》中讲的:第一种影响是月球的存在,它绕地球运行将地球拉出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其实,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地球和月球的重心所走的轨道,地球绕着这个重心每月转一周,这种位移形成了太阳的月角差;第二种影响是地球自转,通过观察地球自转轴指向天空的极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极点大约需要2.6万年才能绕回一周;第三种影响是由于月球对地球赤道突出部位的吸引力,引起潮汐产生了章动;第四种影响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曲线发生变化,这个曲线不是正圆,而是稍扁些的椭圆型,随着不同时代,这个椭圆逐渐接近正圆,它的偏心率一直在发生变化;第六种影响是地球在轨道上到太阳最近点,即近日点在不断移动;第七种影响是由于行星变化及引力引起的,金星、木星干扰了地球的公转轨道,造成行星之间的摄动;第八种影响是太阳围绕太阳系的公共重心在运动变化,这样就使地球的公转中心移动了;第九种影响是太阳系在随银河系运动,地球永远不会回到它原来的位置,由于这些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地球的自转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在4.4亿年前的晚奥陶纪,地球公转一周需要412天;在4.2亿年前的中志留纪,每年只剩下400天;到了晚石炭纪,每年约为376天;直到现在自转一周变为24小时,公转一周为365.25天。由于日月的吸引力而形成的潮汐作用,对地球自转有一定的抑制,现在地球的自转周期大约为86164秒,每一个世纪,它增长0.00164秒。它有时快有时慢,在1680年它快了20余秒,一个世纪后,它又慢了30余秒。在197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它又快了将近2秒。并且地球的自转在3月份要比9月份缓慢一些。

地球的这种自转和公转速度,是球体在形成时所固有的,是星体在形成时一次次碰撞叠加后的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当它进入太阳系后,自转速度和运动速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它进入太阳系时,被太阳捕获。它那时的运动速度和绕太阳运动产生的离心力,恰好等于太阳对它的吸引力时,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它就成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月球也是这样形成的,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测定月球的年龄,月球岩石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其中99%年龄更长。一九七三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当时已知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42亿岁,这说明月球的形成时间比地球更早些,后来它被地球捕获。

初期形成的地球是由宇宙尘埃、冰粒和气体等物质组成的。由于大质量对内部的压力作用,地壳内部物质最先形成刚性岩石。后来随着地球的不断撞击增长,质量不断增大,内部的热量随着增高。地心温度增高到一定温度时,发生了热核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地心坚硬的岩石结构溶化了,形成岩浆。火山喷出的岩浆为液态,冷却后又会变成固态。说明固体也能从固态转变为液态,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如果把太阳考虑进去的话,太阳为气体球,是形成时的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液态,液态物质再受高温变为气态。因此固体物质仍然存在着三态变化,即固体物质受热从固态变为液态,再变为气态,遇冷后又会从气态变为液态,再变为固态。引起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物质的温度。但地球外层温度比较低,则刚性岩石没有溶化,它便形成了地壳。由于内部热核反应不断增多,使内部热量不断增加,使地球膨胀,由于内部温度不断增加,体积膨胀,使地壳裂开,形成几大板块。

板块之间隆起、褶皱形成众多山系,现在各大板块之间仍然移动、错位形成地震。而我们对地壳下几十千米深处运动变化是毫无所知的,但是地壳深层的运动会像天空云层变化一样把信息传递给我们,那就是地下水。根据水的虹吸现象地下水应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深层的地壳向外膨胀,同时被挤压的地壳和地壳内的水系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水系统通过虹吸现象很快把这种信息传到地表层,而地壳中岩石层传播的速度就会慢些。与我们先见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相似,因此地下水系统对地震的传播速度要比地壳岩石层传播的速度快些,可能会快几分钟、几小时、几天。这样,我们通过对地下水系统变化的测量,对地震的预防会起到作用。

前苏联科学家曾经公布:地球自生成以来其半径比原来增长了1/3。现在我们发现从地球内部在不断向地球表面传递热量,其热量值要比每年全球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大1000倍。目前,研究结果表明,在亿万年前地球上所有大陆是连结在一起的。这时的大陆被称做“联合古大陆”,后来大陆分裂。魏格纳学说认为:从中生代开始至现在,一个巨大的泛古超级大陆开始裂解,大陆的破碎部位开始分开,在白垩纪时期南美洲和非洲、北美洲和欧洲就开始分裂,北美洲和欧洲一直到第四世纪时还是连在一起的。当分裂开的美洲向西漂移过程中,前缘位置受到凝结的硅镁层的阻挡,造成边缘部位沉积物的褶皱和隆起,而形成科迪勒拉山系。而安德列斯和斯科舍岛落在后面,被遗留在大洋中。

印度洋侏罗纪时开始裂开,它的主要运动是在后来的白垩纪和第三纪。印度板块北面一大片陆地在向北运动中,受到挤压而形成了喜马拉雅山。澳大利亚——新几内亚与南极洲的联系在开始时就被切断,在第三纪后期向北运动冲进印度尼西亚群岛。当亚洲离开太平洋在向西运动当中,落下部位形成太平洋西部的岛弧。这些运动中的大陆相互冲击、挤压,有的升高、有的沉降下去。地球上出现了开山运动。最著名的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斯东边大断层,就是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洲板块相对滑移的结果。同时海底在不断扩张。目前,通过对海底的调查发现,全球各大洋底都有一条高出两侧深海底约3000米的大洋中脊,中脊顶部常发育成深陷的断裂谷,地震和火山活动在这里相当频繁。说明这里是地壳被撕裂开的地方,并且各大洋脊在各大洋间首尾相连,其总长度可绕地球两周。1962年,美国学者赫斯就提出海底扩张说,他认为大洋中脊顶部是地下岩浆上升的涌出口,上涌出的岩浆不断充填着裂口,并且冷凝成为新的海底地壳,随同较老的洋底地壳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1968年开始实施的探海钻探和大洋钻探计划,根据大洋钻探和海底磁场异常变化的资料,编制成洋底的年龄图。从这张图上可看出,由中脊向两侧,洋底地壳的年龄,从新到老顺序排列,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海底确实在扩张。从钻探的结果看,新生的大西洋、印度洋和比较古老的太平洋,其洋底的年龄都没有超过1.7亿年。人们在乌拉尔山、阿马拉契亚山等地都找到过蛇绿岩。蛇绿岩为古大洋岩石圈碎片,这说明欧洲与西伯利亚曾被前乌拉尔洋分开过。近年来兴起的地震层析技术可以描绘出地球内部的三维结构,从对地下150公里的深层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传播速度比较低的地区,主要位于大洋中脊之下。这表明大洋中脊的确是高温地幔物质上升的地方。

目前,对板块实际测量的数据也证实了大陆在漂移。20世纪80年代以后,运用甚长基线干涉仪测量几千公里长的距离,其误差仅有几个毫米。我们陆地设置两个被测点,在这两点上同时接收来自特定星体放出的射电波,根据它们到达两地极其微小的时间差值,就可以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后来,经过多年的重复测定,得出距离的变化尺度。现在测出夏威夷和日本正在以每年8厘米以上的速度在相互靠拢着,美国马里兰与美国的观测站之间正以每年1.7厘米的速度相互分离。

监测板块运动的另外一种手段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根据测量点与不同卫星之间等距离迹线的交点,可以确定出该测点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经过多年测量,得出一系列测量点的位置的变化。GPS部署24颗卫星,使地球上的任何一点在任何时刻都能同时接收4颗卫星的信号。这一测量表明,全球不同板块间正以每年1——12厘米的速度发生相对移位。目前欧亚菲律宾海板块在中国台湾地区,正在以每年7厘米的速度在相互挤压靠拢。世界上最出名的的地震带就位于板块的边缘。现在,在巴西和南非都能找到舌羊齿植物的化石,这说明二亿年前这两大板块间相连,还没有大西洋的阻隔。

原始的地球表面温度很低,根据热质关系它的中心温度并不低。当它进入太阳系时,成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不断吸收太阳的热量,表面温度逐渐增高,原始的冰川时期渐渐结束,冰溶化成水,水汇成海洋,出现今天地球的特征。从太阳系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上看,水星面向太阳的部位温度过高,背向太阳的部分温度太低,不适合生命生存。金星现在表面温度虽然高达400多摄氏度,但进入太阳系时表面温度是很低的,在向400多摄氏度的过渡期间,存在着一个温度适合生命生存时期。它的冰川时期要比地球的冰川时期先过去,如果金星中能存在生命的话,会比地球早很多年。后来由于环境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形成温室效应,同时接收太阳的热量在逐渐增高,上升到400多摄氏度,变成一个不会存在生命的星球。目前探测到金星表面有万座城市废墟,金星上是不是有生命存在过还有待于探测和考察。

当地球接受太阳的热量逐渐增多时,达到了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生命诞生了。现在在地球上还可见到初期冰川留下的痕迹。如欧洲西部平原的部分地区,有古代冰川冰碛物堆积,地形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当地球接收太阳的热量增多时,地表的冰川溶化了,这时地球表面非常潮湿,遍布湖泊、沼泽、陆地水量相当充沛。在阳光照射下水蒸发后变成了气体,升入天空,在天空中冷却形成云和雨,在闪电的作用下一些无机分子变成有机分子随雨水落到地面,落入海洋,形成生命基本物质核糖核酸。经过漫长的过程,核糖核酸周围形成包膜,能做简单的物质交换,出现了原始生命细胞。后来经过细胞多次分裂,进化成各种各样的生命物质。现存的动物从受精卵到出生的几个月或几天的时间里,都在演示着生命进化史,是几十亿年进化里程的缩影。现在普遍认为生命是从海洋产生,后来发展到陆地,确切地讲,应该是在水中产生,后来发展到陆地,因为原始的陆地表面到处是水,沼泽、湖泊连成一片。后来陆地水量逐渐减少,生物向着适应陆地生存的方向进化。如生活在海洋中的蛙鱼,历尽千辛万苦到入海的河口,沿河逆水而上,途中要逆水飞越瀑布,面临着棕熊和老鹰的袭击,到河流上游,河水流速缓慢的开阔地带,即它们的出生地,进行繁衍后代,并且在那里终结了生命。它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是为了找到适合他们繁殖的淡水,可见,淡水应该是最先孕育生命的场所。原始的海洋也应该是淡水,后来经过水系统的循环即海水的蒸发、雨水的生成、河流入海将盐份带入海洋中,海水慢慢变咸。

如今,通过对化石的研究,距今约35亿年,构造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就开始在原始海洋中出现了。大约距今5.44——5.1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大规模的生命演化事件,许多细胞动物突然在地球海洋中大量出现,并且迅速发展成为形体多样化、构造复杂化的不同生物类群。这一时期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这一时期应该是地球环境最适合生物生存的时期,也是生物经过30亿年的发展演变的积累,到了生物多样性时期,才有生物的迅速演化。现在从老到新的地层保存的化石中,清清楚楚地揭示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演化过程,体现了细菌——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人类的脊椎动物的演化规律。我们从化石中发现生物进化到各个阶段时出现不同的生物个体,而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经历的时间也是很漫长的,与远古时代树木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被埋到地下,经过若干年,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而形成煤的方式相类似。

在距今32亿年前的寒武纪地层中发现了植物色素的分解产物,这说明从那时就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距今27亿年前的寒武纪地层中,发现了现代蓝藻类念球藻所含有的物质分子7—甲烷8—甲基17烷,这一点说明27亿年前就有了与现代的蓝藻类念球藻相类似的蓝藻。

中国科学家陈均远教授发现了海口虫,找到了人类和脊柱动物的进化起点。海口虫长3—4厘米,呈蠕形,有脊鳍,一对腹侧鳍,躯体分为咽区,脊肌区和腹内脏区三部分。口腔前有口径,咽腔有很细的齿状构造,腮弓上长有腮丝,肛门后端有尾,海口虫的神经索前端有膨大的三分脑。陈均远教授还在化石中发现海口虫的近亲云南虫从头部到后端有一群弹性细胞连成的支柱,这意味着脊索动物在5.3亿年前就出现了。生命的产生经历了数十亿年,其演化过程很难模拟,但其演化结果于化石中,可以推理出生命的演化历程。

生命的产生和演化过程既艰难又复杂,却遭受到几次大规模的灭绝。第一次出现在寒武纪与奥陶纪之间,距今5.10亿年左右。第二次在奥陶纪志留纪之间,距今4.38亿年左右。第三次出现在泥盆纪后期,大约在3.8亿年前,包括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两栖生物大约70%的生物突然灭绝。第四次在二叠纪和三叠纪之间,距今2.50亿年左右。第五次在三叠纪与侏罗纪之间,距今2.05亿年左右。第六次在白垩纪和第三纪之间,距今0.65亿年左右。在6500万年前这次大劫难中,包括恐龙家族在内的凡体重超过25公斤的陆生生物全部灭绝,其中有的只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的海洋浮游生物。有些地质学家认为印度洋底部的一个直径为300公里的低地是6500万年前彗星或小行星与地球撞击的地点,这一次撞击导致6500万年前的物种大灭绝。古代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环境遭到多次破坏,以至于大部分地区不适合生物生存。如果只是太阳或地球本身的原因,只能是小部分地区生存环境发生改变,生物也可迁移。可见这种灭绝事件更有可能是由外因引起的,并且是突然发生,有没有可能是太阳或地球受到大的陨星袭击,这样才能使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

到了第三纪末,即距今100万年以前,出现了类人猿—爪哇人猿。人类是从脊椎动物类人猿慢慢进化而来的。现在亚洲的猩猩和长臂猿没有尾巴,内部结构、骨骼形态、血型、表情、生理病理、染色体和DNA等都与人比较相似,这说明人类与现生类人猿之间有着很密切的亲缘关系。

目前,从化石上看人类发展的过程,陈翁良在《人类的四大起源之谜》中把人类的进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真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其中智人阶段又分为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约700万年前,化石首次发现在1924年,地点为非洲南部阿扎尼亚的汤恩采石场。采石工人将采到的1个化石头骨送到南非约翰内斯堡威特沃特兰斯德大学医学院雷蒙德·达特处,经鉴定,此头骨属于一个6岁幼儿,约生于200万年前。它的枕骨大孔位置接近颅底中央,与人相似,而猿类的枕骨大孔位于颅底偏后方,枕骨大孔位置接近颅底中央,这表明此猿类能用两足直立行走。

能人阶段为距今200万——150万年间。化石证据为1960年乔纳森·利基在坦桑尼亚奥杜威层位Ⅰ中发现的一个儿童的上颌骨、下颌骨和手骨,及成人的手骨、足骨和锁骨。1963年在第Ⅱ层的中部又发现了一个头骨。路易斯·利基对这些化石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南方古猿相比,头后骨骼与现代人相似,说明已比南方古猿进化一步。

直立人阶段的化石证据,为距今200万——20万年,最早是荷兰的杜步哇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发现了一个头盖骨牙齿和骰骨化石。1907年10月21日在德国海德堡大学附近莫耳村不远处一个大沙坑中发现了一个具有16枚牙齿的下颌骨,比人下颌骨大而粗壮,无颏部,升支较宽,具有猿的特征,但牙齿很像人,且略大于现代人,齿弓形状的结构为人型,距今大约50万——70万年。在直立人的遗址中,中国周口店北京直立人遗址化石最丰富。除直立人化石外,还有100多种动物化石,将近10万件制品和大量的用火遗址。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砍砸器可用来砍伐树枝,刮削器有直刃、凸刃、凹刃和多边刃,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用具。石锤和石砧是用来制造石器的,遗址中大量的烧骨、烧石、灰烬层表明北京直立人已能使用火和控制火,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北京人以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在北京直立人洞穴中发现各种大大小小的哺乳动物化石,这表明他们不只捕获小的动物,还能捕获大的动物。

早期智人阶段,在距今25万年——4万年。最早发现的是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1856年8月,在德国杜塞尔夫附近尼安德特河流域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个男性头盖骨和一些股骨。后来对尼人化石的研究发现,尼人的骨骼解剖结构与现代人相似。他们的脑容量大,甚至超出现代人,骨骼粗状,只有头部与现代人相差较大,呈原始状态,如眉脊较发达,前额低平,下巴明显后缩,鼻子大,面部前突等等。在尼人的洞穴中发现了精巧的石器、薄石片、骨针、动物化石和用火的遗迹等。

晚期智人阶段,距今5万——1万年。代表性化石为克罗马农人。1852年在法国南部奥瑞纳村附近,因地面向下塌陷,露出洞穴,洞口被一块大石板盖着,石板下有17具骨,即克罗马农人。其头骨、颅骨高而圆,额骨隆起,眉脊不明显,面部宽而短,眼眶比较扁,鼻孔较狭窄,很像现在的欧洲人。

从这些化石上看,古人类是以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他们的群居生活,给语言形成提供了条件,火的运用使他们能更多吸收动植物营养,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使大脑更加灵活,发育迅速,逐渐演化成现代人。

初期地球经历了远古的冰川时期,随着接收太阳热量不断增加,最先融化的地区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及赤道两侧地区。撒哈拉沙漠地区可能是最早出现绿洲,进化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动物遗体埋藏地下,经过若干年的化学变化,形成了石油。现在,这一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西亚和北非出产和输送出石油最多,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有一条巨大的石油带。后来,随着气温的逐渐增高,地下水量逐渐的减少,再加上降水不足,使撒哈拉成为沙漠。在历史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曾建立过一些国家,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从撒哈拉沙漠中发掘出来的大量古文物上看,距今大约一万年到四千年前,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大平原,是个草本极其茂盛的绿洲,当时有许多部落生活在那里,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在沙漠中有许多绮丽多姿的壁画,在壁画上还有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古文字。其中有一壁画上有人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说明沙漠里曾经有过河流。壁画上的动物出现时间有先有后,从最早的水中动物到驼鸟、大象、羚羊、长颈鹿等草原动物,可以看出撒哈拉地区气候越来越干旱。经考证大约距今三千至四千年前,撒哈拉还是湖泊和草原。大约在六千多年前,是高温和多雨期,各种动物在这里繁殖生存。直到公元前二年至公元三百年左右的时间内,气候发生变化,昔日的大草原变成大沙漠。

谈到沙漠,先看看江河的起源,江河的起源于山。俗称: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有山就有水。这里因为山有凝结水蒸气作用。我们可见到一种现象,把冰冻的一瓶水放在室内一段时间,会发现水瓶上凝结出很多水滴。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的结果,即空气中的汽态水遇到冻冰的瓶子变为液态水。我们简单地做个试验,取四瓶冰冻水,放在电子秤上,记录一下放上去的时间,7月12日上午7时43分,再称一下重量,重量为443克,等到9时57分时,称一下其重量为454克,则四瓶冰冻水在2小时14分增重为11克,则可计算出在1年内1克冰冻水可增重97.4克,是自身重量的100来倍。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出结论: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从汽态水变为液态水,而且凝结水蒸气的量在一年里是凝结物质百倍的量。高山就具备把汽态水变为液态水的条,高处不胜寒,山越高,山顶气温就越低,5000千米左右的高山常年积雪。因此高山是将空气中的汽态水,变为液态水的场所。同时高山中的空气湿度大,又增加了降雨量,云层也帮助高山造水。如果沙漠中能造出几座高山,通过高山造水原理可能会缓解一些干旱。

一切事物都有其生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宇宙中的天体也同样。恒星后期的演化过程不同,归宿也不一样。《宇宙四大起源之谜》描述了恒星后期的演化过程:质量小于太阳的恒星,核心的燃烧区域逐渐把氢消耗尽,在其中心处出现了一个氦星核,氦星核所具有温度不能使氦聚变,此时中心的氦核向内收缩,产生强大热量,使外层的氢包层向外膨胀,表面积增大,大面积散发来自氢燃烧壳内的核反应能量,使表面温度下降,成为一颗红巨星。红巨星中心的氦星核不断升温,当温度达到1亿开时,氦元素开始燃烧,当中心氦燃烧时,恒星产生大量的热量,强大的热浪产生强大的辐射压,将星体外壳中的一部分物质抛出。氦燃烧的速度比氢燃烧快,当氦元素燃尽时,中心出现了碳,氧星核。这时恒星的氦壳燃烧,同时外面氢壳层燃烧,体积不断膨胀,随着氢燃烧壳越来越接近恒星表面。这时恒星变得不稳定,内部的引力小于向外膨胀的热力,最终将它的整个外壳抛出,抛出来的大量物质扩散开,形成了美丽的行星状星云。剩下的中心核继续收缩,密度变得越来越高。质量小于0.5个太阳质量的恒星,中心温度达不到氦核燃烧时的温度,在氢燃烧后直接演化成白矮星。

不超过6倍太阳质量恒星,在其中心氢燃烧后,也演化成红巨星。但这一演化过程中比质量小的恒星快,最终演变成白矮星。大质量的恒星燃烧迅速,其自身物质损失巨大,氢燃烧在几千万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进入氦核燃烧阶段,之后演化为超巨星。根据质量不同,演化为蓝超巨星、黄超巨星和红超巨星。这些恒星到后期,由于星核收缩,温度增加极高,在短时间内,依次进行碳燃烧、氦燃烧、氧燃烧、硅燃烧,最后铁燃烧。因为铁燃烧的核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它使星核渐渐冷却下来,于是支撑着星核向外的热膨胀力消失,星核坍缩,在星核中心的强大压力下,质子和电子合成中子,于是星核演化为一颗密度极高、磁场极大、体积很小、自转速度极快的中子星。比中子星更大的天体像类星体、星系核会继续坍缩下去,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形成黑洞。星体的这些变化取决于它们自身的质量,质量不同,产生的热量和内部压力就不一样。黑洞是大星体演化后期形成的,我们能观测到的最大宇宙中的天体为星系的核心物质。一个星系核晚年有形成黑洞的条件,黑洞只不过是宇宙中大天体演化后期存在宇宙空间一个大的天体,如果爆炸它最多只能爆炸出一个星系,因为它没有那么大质量。如果黑洞收缩后的奇点爆炸形成一个宇宙,那么我们见到的数以亿计的星系核,晚年爆炸后会产生数以亿计个宇宙,而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只是没有观测到尽头的一个宇宙。当恒星、星团、类星体以及星系到晚年不发光时,我们就很难观测到,这些物质同没有形成恒星的星体,如行星、卫星、星际物质以及大星体释放出来的物质,共同构成宇宙中不易观测到的物质。

星系的运动结果,同样是溶合、碰撞、捕获和逃逸。我们用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星系Nc 2163和星系 NGC2207正在碰撞当中,星系NGC4038和4039在离地球约6300万光年外也在发生碰撞,猎犬座旋涡星系M51距离2100万光年远处一编号NGC5194星系的旋臂上有一个小伴星NGC5195伴随星系NGC5194运动。现在,见到的星系绝大多数是在逃逸,星系的核心已经经过多次撞击溶合增长阶段,剩下的星系核心在进入逃逸时期。它们相溶合、碰撞的机会少,也是因为宇宙空间大。我们对星云统计,在每边100万秒差距的立方体内有1/2星系,如果物质均匀分布在这个体积内,每立方秒差距里有一千万分之一个太阳质量,那么原子间的平均距离大约只有100米的数量级。而由这么大距离的原子聚集成行星、恒星再到星系,那得需要相当多的宇宙空间的原子,因此星系间的距离是相当大的。星系是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像细胞和原子一样,它以自身存在方式在宇宙中运动,运动的规律是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散,像气体或液体一样,永不停息地运动下去。

可见,宇宙是生来就有的,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和无限长的时间组合,是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在这时空坐标系里空间和时间没有变,而变化的是在这个时空坐标系里的物质,在这时空里的众多物质,主要是宇宙中的星体,是从小到大,由低温到高温,再由高温变成低温的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推动宇宙中物质运动的原动力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一切星体包括陨星、卫星、行星、星系,它们消亡后,形成它们星体的物质又返回宇宙空间,这些物质又参与新的星体生成,重复着它们的演化过程,经过数百亿年的星体生成演化周期,不断地重复演变下去。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会更深入,更完善,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并能更大限度地解放人民的思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的,是三十亿年来生物进化的一个结果。我们有强大的自我生存和调节能力,有超长的感知世界、创造世界的能力,正是我们一代一代人的能量释放才有今天世界的模样。人类创造了历史,改变着世界,我们就是其中一个,我们是世界的主人,主就是自我。世外桃园人心往,只求身心自由,思想解放,回归自然。人生天地间,汝与谁比肩。同吸空中氧,共享一片天。可知,天地随时转,几多人来人换,少不了终归九泉。世上本无贱,守世规、尊世俗、唯自相残,它物过雾烟,甄明是非无遗憾。

耗时1.513秒